学校首页 > 德育天地 > 德育教育
研学逐梦砺心志 躬身实践悟匠心 ——长乐职专行走的思政课程2023级学生研学活动纪实之工匠篇
作者:郑梦如来源:德育处时间:2025/6/25 16:40浏览:131

当传统技艺的星火遇上青春跃动的双手,一场穿越心灵的匠心对话在研学基地里悄然展开。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机融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育人途径,拓展职教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学用一体的能力与素养,长乐职专于4月21日至4月25日开展了五天四夜“长于职 乐于专 精技强能匠心铸梦”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活动中结合专业特色特别开展裁衣做汉服、擂茶、藤编、扎染四大实践类研学项目,让学生在一针一线、一舂一染间触摸文化肌理,在躬身实践中感悟匠人情怀,厚植劳动精神。

经纬间的古韵新生

裁云剪水,布帛生辉,汉服课堂上,学生们化身“古法裁缝”。专业老师手持软尺,从“交领右衽”的文化寓意讲起,带领学生在量体、画样、裁剪、缝制中感悟古人“天人合一”的制衣智慧。实践过程中,少年们屏息凝神——有的反复比对领口弧度,有的用珠针固定布料经纬,连平时调皮的男生也沉浸在剪样和穿针引线的细致工序中。当手中布料化作襦裙长衫,绣着云纹的衣襟随风轻扬,学生们抚摸着细密的针脚感叹:“原来每件衣裳都藏着匠人的温度!”

舂捣间的岁月沉香

擂茶体验区弥漫着混合着茶香与坚果香的氤氲气息。一擂茶叶醒精神,二擂芝麻添香气,在体验开始前,老师先给学生们做示范擂茶的动作,讲解擂茶的要领,随后同学们轮番上阵,起初总因用力不均将原料甩出钵外,经反复尝试,逐渐掌握“先轻后重、边擂边添”的诀窍,木杵与陶钵碰撞出节奏分明的韵律,结合现场的笑声与空气中氤氲的茶香,形成一首绝美交响。当琥珀色的茶汤缓缓流淌,搭配炒米、花生碎,一碗亲手制作的擂茶不仅暖胃,更让学生读懂“一粥一饭皆辛苦”的劳动真谛。这杯茶里,泡着古人的生活智慧,也泡着学生们的汗水与坚持。

缠绕间的匠心坚守

藤编课堂里,老师手把手传授“压一挑一的编织技法,提醒学生:“藤条要顺着纹理,就像做人要遵循规矩。”面对易折断的藤条,学生们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逐渐掌握浸泡软化、交叉编织的技巧。柔韧的彩色藤条在师生手中翻飞起舞。有学生为了编出规整的篮纹,反复拆解重组多次;有的学生在编织小船时,注重配色精美。当粗糙的藤条化作精致的器物,学生们捧着作品感慨:“原来耐心与专注,就是匠人的灵魂。

浸染间的自然诗意

扎染区成为色彩与创意的试验场。捆扎时,皮筋勒出的褶皱是对张力的精准把控,浸染时,染料渗透的深浅是对时间的微妙感知。学生们或用夹子创造出放射状纹理,或用线绳缠绕出独特图案。当从染料里解下捆扎物的瞬间,布面呈现出的晕染带来阵阵惊喜,每次打开都是盲盒!或惊艳,或惊叹,扎染现场学生们纷纷兴奋地展示作品,并相互分享喜悦。在这一扎一染间,既领悟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谨,也体会到劳动创造美的无限可能。

此次研学以传统技艺为教学载体,深度融合工匠精神与职业技能实训,通过“一技精、百业通”的沉浸式实践,引导学生领悟劳动既是职业技能提升的必由之路,更是文化传承与职业素养锻造的关键路径。结合职业院校专业特色,长乐职专将持续优化劳动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工坊等平台,强化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让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工匠精神在技能培养中深度交融,着力培育德技并修、兼具文化传承能力与精湛技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下一篇:没有信息了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

FUJIANSHENG CHANGLEZHIYEZHONGZHUANG XUEXIAO

招生热线:0591-28805898    28886810闽ICP备12005266号-2
学校地址:长乐航城街道里仁工业园区厚德一号Copyright © 2021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