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组织单位 | 长乐职专 | |||
活动时间 | 15.10.30 | 活动地点 | 班级 | |
参加对象 | 全校学生 | |||
活动形式 | 禁毒班会 | |||
活动简况或剪影: 《禁毒教育》 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15年10月30日 地点:15学前教育6班 对象:15学前教育6班全体同学 主题班会目的: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 3、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 了解毒品,认清危害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认识毒品 常见的毒品有: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摇头丸、止咳水,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容易感染疾病,服用过量,还会导致夭折。 三.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有关一位吸毒者的故事 2013年4月18日至5月6日,南方沿海,雨季漫长。惠东老县城的一间祖屋,用19天时间,见证了吸毒者吴桂林的生命最后一程。 12岁那年,吴桂林的父亲死后,母亲便带着两个弟妹远嫁深圳。从此,人生凄风苦雨来时,他只能将对他们的思念,视为穹顶的乌云,想要痛苦停顿,只能记忆飘散。吸一口烟后,他后悔自己“嫉妒”。 14岁那年,他豪情勃发,找到了“大哥”。16岁刚过的他开着摩托快艇往返于惠州和香港之间的海域,每天4趟以上的走私航行,让他拥有足够享用“淫欲”的金钱,他进而舔过锡纸包裹的“贪婪”。斜阳时分,他咽下一口水,说毒品和性,让江湖温柔丽,但凶险无比。 过度“暴殄”人生有限的快乐,“骄傲”和“懒惰”相继来临。2005年,他将在广州贩卖海鲜所得的200多万元身家,全部变成了上万个针头,扎进自己身体的各处静脉。 钱财散尽之后,他像一个魅影,出现在老县城各个抢劫和偷盗的罪案现场。4月18日,身无分文的吴桂林右腿大动脉爆裂,血液喷到墙上,他惊恐万状。 随着大腿根部龟裂处的创口越张越大,大动脉里流出的血越来越少,他开始意识到人生尽头已近。于是,他倒回自己离开多年,墙上残存苔藓和墨绿血迹的破败老宅,开始等待死亡降临。 在生命尽头的最后几天,他身上的各处创口愈发溃烂,他不时用手触摸溃烂处,然后发出惨叫声。躲在墙壁背后的毒友老蒋,听到哀号后含泪将属于自己的针筒和白粉奉上。每一次大剂量注射之后,他都说“我现在不觉得痛了”。 5月6日傍晚,他死在前往医院的担架上,窗台上他遗留的日记本上,最后的一个“求”字,未来得及打上句号。 五.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4)《麻黄素管理办法》 (5)《强制戒毒办法》 (6)《戒毒药品管理办法》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公约的决定》 七.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结束语 :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 ||||
| | | | |
FUJIANSHENG CHANGLEZHIYEZHONGZHUANG XUE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