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入课堂,跟踪指导。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课堂教学,为了使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真正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学领导经常深入到课堂,检查德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落实情况,实施新教材的具体做法与措施,师生对新教材实施的反映,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以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办法等问题。通过听课,对检查中出现的好做法收集积累、广泛宣传、大力推广,同时对德育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注重学法,培养能力。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教学的实践性特点,更多地让学生参与,避免简单的灌输,更多的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与学生的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
①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德育课程改革理念认为:教师是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课堂上应尊重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整节课,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加以引导,有时鼓励学生提问。为此,我们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放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每一点进步的思想火花。
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课被学生认为是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的课,而《职业生涯规划》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构建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如我们高一的德育课现在分为“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职业生涯发展育就业、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与调整”五个模块,使得我们的课程具有浓郁的时代生活的气息,贴近学生的实际。
③改提倡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德育课程改革精神强调合作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德育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模拟法,创设课堂“小社会”,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课堂模拟教学,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根据角色要求,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学生参与意识、创造热情空前高涨。
3.驾驭教材,灵活使用。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灵活地处理教材,展开课堂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教师们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学习,学习也离不开生活。
4.加强科研,推动课改。学校重视以教科研为先导,引导教师将课题研究与课改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课题带动、提升课改,让教科研成为课改工作的助推器。实施德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开展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培养研究》课题研究,并将我校已经开展的《职业生涯设计》课题的有关研究,与德育课程改革紧密联系,不但大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使教师的整体实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FUJIANSHENG CHANGLEZHIYEZHONGZHUANG XUE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