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德育天地 > 德育教育
长乐职专毒品预防教育教案(一)
作者:政教处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16/5/23 14:59浏览:1619

第一篇 毒品知识
教案一 远离毒品 共创和谐社会(适合主题班会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特别是了解目前的一些新型毒品,知毒方能拒毒。
2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江苏省禁毒委的《防范新型毒品宣传资料》的片段,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憎恨吸毒、贩毒的行为,自觉远离毒品。
【教学重点】:知道毒品伤害人的心灵,摧残人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带来灾害。
【教学难点】: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
【教学手段】: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观看《防范新型毒品宣传资料》,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让学生能对毒品的一般知识、特别是当前的新型毒品有一些常识性的了解。
2
、师生互动:
通过观看影片,大家对究竟什么是毒品是如何认识的?毒品的种类有哪些?请尽可能列举出来。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毒品包含了很多种,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1
、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多媒体--列举常见毒品图片
2
、毒品的分类: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毒品已经有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目前"家族"成员已经达到两百余种。可根据毒品的来源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可根据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效应分为镇静类毒品和兴奋类毒品、致幻类毒品。如下表:

来源 作用效应
镇静类 兴奋类 致幻类
天然毒品 罂粟、鸦片 吗啡 古柯叶 仙人球毒碱
海洛因 可待因 可卡因 墨西哥致幻草碱
蒂巴因 大麻(小量) 大麻(大量) 大麻
合成毒品 美沙酮 哌啶 苯丙胺 麦角酸二乙酸胺
芬太尼 镇痛新 甲基苯丙胺 苯环已哌啶
苯巴比妥 安定 利他林 二甲基色胺

巩固练习
禁毒知识单选题
1
、下面哪种毒品属于新型毒品( )
A.
鸦片 B.海洛因 C.K D.吗啡
2
、下面哪种不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
A.
冰毒 B.摇头丸 C.可卡因 D.海洛因
3
、非法持有海洛因( )克以上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A. 5 B. 10 C.15 D.20
4
"毒源地金三角"地区毗邻我国,位于( )三国交界处
A
老挝、泰国、缅甸 B.泰国、缅甸、柬埔寨 
C.
阿富汗、老挝、缅甸 D.越南、马来西亚、缅甸
5
、对鸦片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
A.
棕色或暗褐色 B.黄色 C.白色 D.咖啡色
6
"氯胺酮"的正确别称的是( )
A.
疯药 B.狂欢丸 C.狂喜丸 D.K
7
、吸毒者称为""的毒品注射方式不是( )
A.
皮下注射 B.肌肉注射 C.静脉注射 D.动脉注射
8
、目前最常用的脱毒药物是( ),它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海洛因毒瘾较深者。
A.
吗啡 B.美沙酮 C.可待因 D.杜冷丁
9
、在戒毒工作中,美沙酮的临床运用主要用于( )
A.
降低成瘾性 B.作为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提高耐受性
C.
作为阿片类戒毒药 D.使毒性减弱
10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
A. "7.28" B. "6.26" C. "3.15" D. "5.17"
11
1999年全国禁毒委员会召开全国禁毒工作会议调整禁毒工作方针,将1991年的"三禁并举"该为"四禁并举"。请问"哪一禁"是增加的 ( )
A.
禁贩 B.禁种 C.禁吸 D.禁制
12
、根据毒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可将毒品分为( )
A.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C.
麻醉剂、抑制剂、兴奋剂、镇静剂和制幻剂 D.软性毒品和硬性毒品
13
、毒品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
依赖性 B. 非法性 C. 危害性 D.治疗性
14
"冰毒"最早由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
A.
美国 B.日本 C.德国 D.荷兰
15
、大麻类毒品主要的活性成分是( )
A.THC B.DHC C.BCH D.TCH
(参考答案:1.A 2.D 3.A 4.A 5.A 6.D 7.D 8.B 9.C
10.B 11.D 12.A 13.D 14.B 15.D

 

 

长乐职专毒品预防教育教案(二)

教案二、别沾染毒品(适合主题教育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导致人们吸毒上瘾的原因。
2
、能力目标:能认清关于吸毒的一些谬误,学会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远离毒品,不受毒品的诱惑,从内心憎恨毒品。
【教学重点、难点】:吸毒上瘾的原因和学会拒绝毒品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思考吸毒的原因,收集公众人物吸毒的原因
【教学方法】:
观看多媒体--卡通片
"
五毒招"骗你没商量
图片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
图片二:免费尝试。
图片三:称"吸毒治病"
图片四:"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
图片五:"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
大家如何看待以上五幅图片?
学生自由讨论,约5分钟。
小结:图片一:谎称"毒品吸一两次不会上瘾。"但众多吸毒者的亲身经历是:一日吸毒,永远想毒,终身戒毒。
图片二:免费尝试。几乎所有吸毒者初次吸食毒品,都是接受了毒贩或其他吸毒人员"免费"提供的毒品。此后,毒贩们再高价出售毒品给上瘾的青少年。
图片三:声称"吸毒治病"。毒贩们利用人们对毒品的无知和对疾病的恐惧,引诱青少年吸毒。但实际情况是吸毒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人的大脑,影响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还会降低生殖和免疫能力,甚至导致死亡。
图片四:鼓吹"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毒贩们瞄准一些青年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积攒了一定财富的机会,向这一群体的人们兜售"吸毒是有钱人的标志"这样极其荒唐的错误观念。
图片五: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们的意志。
一项来自禁毒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70%为青少年。尤其是部分歌舞娱乐场所吸贩新型毒品问题已经相当突出。根据统计,20061月至10月,各级公安机关共破获涉及新型毒品刑事案件7起,占各类毒品刑事案件的9%2005年,我国登记在册的滥用新型毒品人数,已从2001年的2.5%上升到6.7%;在大多数城市,这个数字已占到吸毒者人数的6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90%;而这些迅速增加的人数几乎都是青少年。
据权威部门调查表明,导致青少年吸毒上瘾的原因有:
1
、好奇心的驱使。对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心是高中生的特点之一,在许多情况下,好奇心能够激励青少年发现、思考、创造,像牛顿、爱迪生等大科学家的在青少年时代都有强烈好奇心。然而,同任何事情都有两重性一样,如果不能正确地把握好奇心,一旦与罪恶的事物结缘,就会误入歧途。毒品是万恶之源,如果因好奇而去尝试,所带来就不只是误入歧途的问题,甚至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2
、受同伴或朋友的诱惑。青少年重感情、讲义气,在交往中容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有时易产生盲目的"从众心理",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行为,容易受到同伴和朋友的诱惑。
3
、对毒品知识的无知。青少年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力较差,在这个特殊时期,有的青少年一旦遇到父母离异、家人失业、亲人去世、人际冲突、升学受阻等变故或挫折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从而导致情绪低落、精神空虚,意志消沉等,为了摆脱心理压力,有的青少年竟然相信"毒品可以消愁、解闷和减压"的害人鬼话,成为吸毒者。
4
、寻求不正当的刺激。有些青少年将尝试吸毒作为一种追求刺激的方式,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给自己带来了终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5
、被他人蒙骗。青少年心地善良,容易轻信他人,有些毒贩利用青少年这一特点,或将掺入饮料、糖果等食物中,或将毒品制作成青少年喜爱的各种卡通形象,或将毒品冒充药品哄骗青少年服用。
6
、不健康的逆反心理。青少年成长阶段普遍都有逆反心理,但有的逆反心理是不健康的,盲目的反抗,甚至和父母之间形成很深的代沟。越是父母反对的、禁止的,就越要去做。父母禁止他们和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来往,他们偏要去做,往往受这些人的影响、引诱,吸食毒品,从而陷进毒潭,不能自拔。
因此在不良诱惑面前,坚定自己的意志,学会说""就显得非常重要。拒绝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态度,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不良诱惑,我们该如何拒绝呢?
请每位同学想出三种你认为最有效的拒绝方式。
教师简单小结。

多媒体:最有效的拒绝方法
1
、语言表达:
1)坚定地说""
2)说""并加以重复
3)说"",并说出一种理由
4)说"",并说出一种借口
5)说"",并给出另外一种选择
6)说"",并以一句玩笑了之
2
、非语言表达:
1)沉默拒绝
2)后退,摇头
3)皱眉,并做出厌恶的面部表情
4)离开
青少年拒绝毒品主要靠增强自己自控能力,抵御不良生活方式的诱惑,如吸烟,有人认为"吸烟是吸毒者的后备军",同时还应努力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能力。
拓展:请大家思考一下,作为高中生,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的同学、朋友、邻居或亲戚等是吸毒者,我们仅仅和他们保持距离就可以了吗?如果不是,该如何办?
学生讨论,并给出各自的答案。
小结:发现自己周围的人吸毒,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或打110、各地的禁毒电话举报,因为吸毒是违法行为,公民有义务向有关部门举报,同时,吸毒会诱发犯罪,对他人、对社会造成伤害,这其中就可能包括你。因此,举报毒品违法犯罪现象也就是青少年保护自己不受毒品侵袭。同时,为了更好保护自己,不要随便接受别人给你的饮料及其他食品,尤其是陌生人的东西,要学会自我保护。

 

 

 

长乐职专毒品预防教育教案(三)

教案三、追求灿烂生命、远离毒品侵害(适合主题活动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了解近年来我国演艺界涉毒事件,加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能力目标:明确毒品对任何人都有危害,从而自觉远离毒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
【教学方法】:同伴合作、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多媒体:
12007年初夏,曾以一曲《笑脸》红极一时的歌手谢东因吸食毒品被北京警方当场发现,并被处以10天治安拘留的行政处罚。10天后,走出了看守所的谢东消失在公众视野中。然而关于谢东涉毒事件的种种猜测却并没有终止,实际上,2008年新年一过,谢东再次因吸毒而被公安机关带走,明星涉毒现象也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应该讲明星吸毒绝非个案:
2"指南针"乐队的主唱歌手--罗琦
"
吸毒对她没有影响,你看世界上有那么多的艺术家都在吸毒,但是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才气和艺术能力……其实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罗琦的德国男友如是说。
思考:吸毒对人、至少对明星没有影响吗?你如何看待明星吸毒?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电影片段:《长大成人》--女主角之一的扮演者朱洁年轻漂亮的剧照。
字幕:在该片公映前一年,与江珊、徐帆、陈小艺同为中央戏剧学院高材生的朱洁死于吸毒过量。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李婉芬说:"朱洁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一个影视新秀,她该有美好的未来,想不到竟然被毒品害死了,太可惜了!"
你还知道哪些明星吸毒的案例?
学生回答。
多媒体:近年来我国(包括港、澳台)涉毒明星不完全记录
1
200268日凌晨,台北警方在临检一家娱乐场所时发现苏永康身上携带4颗半摇头丸。和苏永康一起被捕的还有女艺人安雅。苏永康被判勒戒十天。
2
20021225日凌晨,杜德伟在夜店狂欢遭检,警察在他身上搜出大麻,最终杜德伟被裁定藏毒,罚款4000港元留案底。
3
20031013日,景岗山携带摇头丸0.25克、大麻4.75克、海洛因约2克,在首都机场过安检时被查获。
4
2004410日凌晨,零点乐队成员因涉嫌吸毒在青岛一家夜总会被警方带走,后乐队两成员大毛、朝洛蒙召开新闻发布会主动承认吸食摇头丸。
5
20041128日下午,陈冠希的姐姐陈见飞在乘坐直升机经外港码头前往澳门时,被海关人员在其手袋内格发现一玻璃瓶装有橙色物体,怀疑为0.383克可卡因粉末。当场被捕。
6
200612月中旬,台湾警方查获了一起重大贩卖大麻案件,包括萧淑慎、庹宗康、屈中恒等名艺人都涉嫌吸毒,后庹、屈二人主动召开发布会承认吸食大麻并向公众道歉。
明星吸毒,不仅仅是明星本人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黑格尔有一句名言:"一个民族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明星作为社会公众人物,理所当然属于时时想着心里的道德律,仰望星空,引领公众风范的人。然而,目前的明星由于职业的特点,他们缺少必要的约束,而社会上的毒贩们最喜欢的就是明星,因为他们富有,如果明星自身不能严格要求,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毒品的牺牲品。
高中生中,有许多明星的铁杆粉丝,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面对良莠不齐的明星队伍,我们必须擦亮眼睛,毒品的危害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谁一旦涉毒,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让我们永远记住:谁选择了毒品,谁就选择了自我毁灭
拓展: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学生充分讨论,然后请三名学生发言。
小结:老师认为,青少年学生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抵御毒魔的侵蚀。
1
、完善健全人格。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防范意识。人的一生从小到大要经历许多考验,难免有失败和挫折的时候,这是非常正常的。青少年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和挫折而影响自己身心健康成长。要相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走过去前面仍是晴朗的天。
2
、积极参加各种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掌握毒品的基本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青少年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禁毒宣传活动,不仅能使自己进一步了解禁毒知识,而且可以让毒品的危害家喻户晓,让人痛恨毒品,在教育别人时也教育了自己。
3
、慎重交友,坚决不与吸毒、贩毒人员来往。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上具有单一性、不稳定性、片面性等特点。在与不良人员交往中易和这些人形成"哥们""姐们"关系,认不清吸毒贩毒人员的真实面目。在以后的交往中,易受这些不良朋友,特别是受吸毒、贩毒人员的影响,潜移默化中学会这些人的不良行为,从此陷入罪恶的泥潭无法自拔。
4
、杜绝一切不良行为,不接触不健康的东西。青少年的知识、思维、分辨是非水平有限,很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做到不进游戏厅、不在外留宿、不接触毒品、不参与赌博、不看黄色书刊、不结伙偷窃打架、不做任何有损社会和个人声誉的事情。
5
、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
另外,青少年还要早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一个助人为乐、关心他人、讲究文明的高尚品格。
总之,为了自身的健康成长,希望每一位同学能自觉抵制毒品、远离毒品,让自己在充实中尽快成长,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长乐职专毒品预防教育教案(四)

教案四、中国拒绝毒品(适合专题知识讲座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政府的禁毒立场。
2
、能力目标:能支持中国政府的禁毒工作,并能自觉拒绝毒品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的禁毒主张和具体措施。
【教学重点】:中国政府禁毒的具体措施。
【教学形式】:讲授、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多媒体: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为了配合联合国禁毒十周年宣传活动,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法学研究所、北京超界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摄制的大型电视文献专题片《中国拒绝毒品》于6月26日联合国禁毒日到来之际,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播映。
图片: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周密的部署,凭借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发动了第三次禁烟运动。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协助千百万烟农改种作物,帮助2000万烟民脱瘾新生。1953年中国政府庄严宣布,中国已是一个"无毒国"
但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近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也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不把吸毒、贩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必须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多年来,我国政府以禁绝毒品为根本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禁毒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把禁毒作为事关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来抓。请大家根据自己平时的了解,谈谈我国政府在拒绝毒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
1
、禁毒立场和政策
1)《禁毒法》第四条中国政府确定了:禁毒工作实行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并举的方针。禁毒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2)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普及毒品预防知识,增强公民的禁毒意识,提高公民自觉抵制毒品的能力。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3)《禁毒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对等原则,开展禁毒国际合作
2
、不断加强禁毒立法。
我国高度重视禁毒法制建设,坚持依法禁毒。20多年来针对不断蔓延的毒品问题,中国政府加快了禁毒立法的步伐,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禁毒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0712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
3
、矫治、挽救吸毒人员。
《禁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采取社区戒毒和强制戒毒或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疗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相结合的综合戒毒治疗、康复措施,努力教育、挽救吸毒人员。
4
、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毒品祸国殃民。开展禁毒斗争,扫除毒品祸害,是中国政府的历史责任。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禁毒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但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国际毒潮对中国危害加剧的状况,不会在短期内彻底消除;毒品在中国仍处于蔓延阶段,禁毒任重道远。人类正处于千年更迭、世纪交替的重要时刻,国际社会已空前一致地意识到了禁毒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早日解决毒品问题,建设一个健康、文明、幸福、美好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政府将在全国深入持久地开展禁毒斗争。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停。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为彻底消除毒害、建设一个无毒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5
、严厉惩治毒品犯罪。

 

长乐职专毒品预防教育教案(五)

第二篇毒品危害
教案一、沾染毒品,就是自我毁灭(适合主题班会)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吸毒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
、能力目标:了解吸毒的危害,从而自觉树立远离毒品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增强自己参与禁毒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白自觉拒绝毒品,不仅是个人、家庭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国家的需要。
【教学重点】:吸毒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教学难点】:禁毒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图片展示、老师讲解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年的626日是世界禁毒日,2007年的这一天,因吸毒事件饱受争议的歌手谢东,做客某网聊天室袒露自己的心声。他没有为自己吸毒一事开脱,而是坦然地表示,"为吸毒找借口是无耻的。" 对于社会人们流传的吸毒可以找灵感的说法,谢东亲口驳斥了,"我并没因为吸这个就写出什么新歌来。"
著名演员冯远征透露:有演员吸毒过量致死--我没有直接接触过,从别人那听说过一些,这其中包括有吸毒过量致死的演员。在娱乐圈,艺人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都比较复杂,像酒吧、迪厅这些地方鱼龙混杂,经常能接触到违禁药、毒品或者吸毒者,很容易把持不住自己,抱着猎奇和从众的心理去试试,最终染上毒瘾。另外,物质的富有,精神的极大空虚,我认为是明星和富人们吸毒的根源,这是社会在极度浮躁状态下所显露出来的一种症状。
明星们不仅驳斥了吸毒可以寻找灵感的谬论,而且以自己亲身的见闻,列举了吸毒可以致人于死地,简言之,沾染了吸毒,实际上就是选择自我毁灭。
下面就请各组按照课前布置的任务,分别就吸毒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以及今年来我国演艺界吸毒事件统计,进行我们今天的主题班会活动。
学生按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收集的相关材料。
(一)、吸毒对个人的危害。
案例:吸食过量 一命归天
2001
129日晚11时许,在合肥常青镇租房居住的贵州男青年周某回到租房处时,发现与其同居的女朋友小燕子已断了气。
合肥市公安局110、郊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常青派出所及刑侦、技术人员先后感到现场,发现躺在床上的小燕子已全身冰凉,在小燕子的腿上、胳膊上发现了许多针眼。其男朋友告诉警察:小燕子今年29岁,家住贵州省铜仁市,吸毒史已有5年多。小燕子被毒瘾折磨得痛苦不堪,并先后于1995年和1998年在贵州省某戒毒所戒毒,由于中毒太深,很难戒掉。
痛苦不堪的小燕子已无法面对家人,19982月她独自一人到合肥打工,微薄的工资满足不了她吸毒所需,于是她来到一家歌舞厅当坐台女,赚了钱用于吸毒。去年5月,小燕子把自己在合肥的住址告诉了自己在贵州的男朋友,很快,周某来到了合肥,两人在常青镇租房居住。这时小燕子坐台赚的钱不仅要供自己吸毒,还要维持她和男朋友的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2
1日,小燕子吸毒后觉得浑身不舒服,她告诉男朋友,食用盐水可以缓解吸毒过量后的不适。男朋友找房东要了一点盐,小燕子把盐化成水,然后吸入注射器,再注到自己的静脉中,果然,针头还没拔出,小燕子已睡着了,男朋友拔下针头,又帮她盖好被子,然后到游戏室玩。不料,11时返回时,发现小燕子已死亡。
请大家一起思考,吸毒对个人有什么危害?
学生讨论并回答。

讲解:
1
、损害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吸毒成瘾,人的精神就毁了。
展示图片:阿根廷足球球星马拉多纳的沉浮史。
2
、损害血循环和微循环系统的功能。
3
、吸毒导致吸毒者体质下降,降低甚至丧失从事正常体力和智力劳动的能力。--图片
4
、极易引起急性中毒。
5
、感染各种并发症。在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灾区,吸毒群体爱滋病感染率高达68%
6
、影响生殖功能。因妇女滥用毒品而导致婴儿也成为毒品受害者的现象日益严重。
7
、苯丙胺类毒品的危害更加严重,有时仅一次大计量的使用,就会使自己深陷毒源而不能自拔。
(二)、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案例: 吸毒成瘾杀死生父
糊涂母亲助子毁尸
家住新都县新都镇文家一巷的苟述熙对儿子一直比较溺爱,儿子要什么给什么,而平时对儿子的正面引导则很少。
1998
920日下午,20岁的苟科与吸毒人员兰某某(因吸毒过量已死亡)一同到文家巷找父亲苟述熙要钱,几句话下来父子两人已吵得不可开交。苟述熙对儿子的行为十分厌恶,拒绝给钱。苟科一气之下便和兰某某围住苟述熙一阵暴打,兰某某则拿起一把铁锤砸中苟述熙头部,苟见父亲被失手打死,与兰某某一起把尸体埋到自家院内的垃圾堆下,并将家中的3000元现金拿走。
作案后,只身来到河北找到母亲肖光秀,借口说在新都不好找工作,想出来闯。母亲相信了儿子。1999年母亲逐渐对儿子产生了怀疑,苟科便说出了杀父的事实。明白了真相后,肖光秀又气又恨,但不愿眼睁睁看到儿子受到法律的制裁,便想出了一个毁尸灭证之计。她找到周某、李某、童某,要求三人帮助自己,在购买了30公斤硫酸后于511日返回新都,在次日凌晨挖出放在院子中苟述熙的尸体,将尸体衣服剪下,用菜刀将尸体砍碎,放入坛子,倒入硫酸将尸体化掉,以达到灭迹的目的。
看完案例后,有何感想?具体谈谈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
1
、吸毒是家庭幸福的"杀手",吸毒成瘾后,大多数人格扭曲,心理变态,整日沉湎于毒品,所有的夫妻之爱、父子之情、兄弟之谊、全部置之脑后。镇江市某派出所对本辖区内已婚吸毒人员进行调查,因吸毒导致离婚的占18%以上。
2
、吸毒导致家财耗尽。吸毒既是沉重的精神负担,更是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一个耗资昂贵又永远填不满的无底洞。多媒体:列举富裕家庭因吸毒导致家庭破产的案例。
3
、吸毒导致家破人亡。有的家庭吸毒人员为了筹集毒资而将亲身子女卖给人贩子,其下场可想而知;有的甚至因难以忍受毒瘾发作时的痛苦,而自杀身亡。
(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
、侵袭政治。毒品是腐败的催化剂。在当今一些国家,在国际贩毒集团的操纵下,有些官员被收买,有的总统被贿选,反毒义士遭暗杀;毒贩拥兵自重,以毒养军,以军护毒,割据一方,抗拒肃剿。毒品对我国政治的侵袭同样比较严重,建国后的刘青山、张子善就是因为吸毒,为了筹集吸毒的巨额毒资,最终却败在了毒品之下。
改革开放以来,毒品泛滥,极少数国家干部因吸毒而导致贪污、腐化的也不乏其人。
2
、破坏经济。据联合国统计,严重的吸毒问题给一些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竟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5%--1.3%。而我国据保守估计,每年的毒品消费则高达1800亿元。
3
、诱发犯罪,危害治安。"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大多男盗女娼"。据有关资料统计,60%--70%的吸毒人员都有过违法犯罪的记录。由吸毒引发的各种刑事案件在我国的一些县(市、区)已经占到当地刑事案件的70%以上。
4
、败坏社会风气,污染社会环境。在毒品的驱使下,吸毒者不尽任何责任,对配偶不忠实,对子女不抚养,对父母不赡养,对亲人不念亲情,对他人无动于衷,毫无约束能力,毫无羞耻之心,这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方式,会对社会上的一些正常人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社会风气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产生及其严重的消极影响。
毒品害己、毁家、祸国、殃民,如果任其蔓延、泛滥,势必危及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在关系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禁毒斗争中,我们高中生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家既要从我做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又要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支持禁毒斗争,为禁绝毒品贡献一份力量。


长乐职专毒品预防教育教案(六)

教案二、 吸毒毁灭的不仅是自己(适合主题教育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吸毒不仅摧残人生、毁灭家庭,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吸毒有百害而无一益。
2
、能力目标:掌握远离毒品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憎恨毒品,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PPT、小组合作、讲授、师生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吸毒不仅危害自己,而且危害家庭、危害社会、累及子女,因此,不能仅仅把吸毒看成是个人的选择。
【教学过程】:
多媒体:
请同学们观察一组数字:
--
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逾一百多万。
--
中国有近80%县市存在毒品问题,全国涉毒的县市已占总数的72.7%
--
艾滋病感染者中六成是吸毒者。
--
在累计登记在册的105一百多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就占到72.2%
--
每年毒资的直接消耗几近2000亿元之巨,相当于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经济损失。
--
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

FUJIANSHENG CHANGLEZHIYEZHONGZHUANG XUEXIAO

招生热线:0591-28805898    28886810闽ICP备12005266号-2
学校地址:长乐航城街道里仁工业园区厚德一号Copyright © 2021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